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品 > 玛直播遭遇宙正在用宙改则商游元宇写电戏规特宇带货寒冬

玛直播遭遇宙正在用宙改则商游元宇写电戏规特宇带货寒冬

2025-09-26 15:46:24 [访谈] 来源:数币汇

说实话,作为一个常年关注电商发展的业内人士,最近直播带货行业的"急刹车"让我感触颇深。记得去年双十一,我还熬夜看李佳琦的直播,那种"买买买"的狂热氛围仿佛就在昨天。但转眼间,这股热潮似乎要迎来拐点——印度尼西亚、印度等6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出手,对直播带货祭出禁令。

直播带货的"中年危机"

回顾中国电商的发展历程,就像在看一部商业进化史。从最早的"淘宝式"货架电商,到后来"拼多多式"的社交裂变,再到如今"抖音式"的内容电商,每一次迭代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特别是2017-2020年,直播电商市场规模从196亿暴涨到1.28万亿,这种"火箭式"增长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。

但问题也随之而来。记得去年有个朋友跟我吐槽,在某头部主播那里买的"特价"化妆品,到手发现保质期只剩三个月。更糟心的是,退款时商家和平台互相踢皮球。这不是个案——虚假宣传、价格欺诈、售后无门...这些问题正在透支消费者的信任。

更值得警惕的是行业生态的失衡。据我观察,目前超过80%的流量集中在不到5%的头部主播手中。这种"赢家通吃"的局面,让中小商家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。有次和一位服装厂老板聊天,他苦笑着说:"现在不给主播'坑位费'就卖不动货,给了又赚不到钱,真是进退两难。"

元宇宙电商:破局者还是新泡沫?

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元宇宙电商的出现似乎恰逢其时。上个月我体验了玛特宇宙的虚拟商城,戴上VR眼镜的瞬间,仿佛穿越到了未来——可以360度查看商品细节,和虚拟店员实时互动,甚至能"试穿"数字服装。这种沉浸感是传统直播无法比拟的。

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NFT应用。比如买一双限量版球鞋,不仅能拿到实物,还会获得对应的数字藏品证书。这种"一物一码"的设计,既解决了假货问题,又创造了收藏价值。有数据显示,采用这种模式的品牌,复购率平均提升了35%。

但元宇宙电商真的能取代直播带货吗?我的看法是:不是替代,而是升级。就像当年移动支付没有消灭现金,而是丰富了支付场景一样。玛特宇宙的创新之处在于,它把冰冷的交易变成了有温度的数字社交。在它们的虚拟商城里,我看到消费者不仅能购物,还能参与品牌共创,这种参与感正是Z世代最看重的。

玛特宇宙的"破圈"之道

这家公司的打法很有启发性。他们不做简单的线上复刻,而是重构了整个商业逻辑。比如:用数字IP代替明星代言:品牌可以打造自己的虚拟形象,既避免"翻车"风险,又能保持调性统一用NFT会员体系替代传统积分:消费者持有的数字资产会随时间增值,这种"越用越值钱"的设计极大提升了黏性用虚实联名突破次元壁:我见过最酷的案例是某潮牌推出的"数字服装+实体T恤"套装,上线3秒就被抢空

不过也要清醒看到,元宇宙电商还在起步阶段。就像2003年没人能预测淘宝的今天一样,这个领域还需要更多探索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:当直播带货陷入内卷时,玛特宇宙开辟的这条新赛道,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是"好生意"。

(作者系某知名咨询公司首席数字经济分析师,深耕电商领域十余年)

(责任编辑:推荐)

推荐文章
  • 以太坊站在十字路口:这次是真要变盘了吗?

    以太坊站在十字路口:这次是真要变盘了吗? 上周比特币的表现可圈可点,3.5%的涨幅不仅收复了失地,更给整个加密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。相比之下,以太坊就显得有些不愠不火,不到2%的涨幅让人看着都着急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市场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ETH最近的表现确实令人担忧。记得九月初的时候,1,660美元就像一个无法逾越的门槛,ETH多次尝试突破都无功而返。这段时间ETH就像被困在了一个狭窄的通道里,价格在1,624.3美元到1,639.3... ...[详细]
  • Web3每日观察:币安创始人滞留美国,NFT市场再现天价交易

    Web3每日观察:币安创始人滞留美国,NFT市场再现天价交易 作为一个长期跟踪加密市场的观察者,我发现最近DeFi生态正经历着微妙的复苏迹象。根据最新数据,整个DeFi市场的总市值已经回升至750亿美元关口,这个数字让我想起去年寒冬时仅剩300多亿的惨淡光景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去中心化交易所24小时交易量突破50亿美元,看来投资者们正在重新活跃起来。NFT市场风云变幻说到NFT市场,最近真是热闹非凡。Bored Ape Yacht Club又出事了,编号#7... ...[详细]
  • 区块链隐私保护的三种实用路径

    区块链隐私保护的三种实用路径 坐在咖啡馆里和朋友聊起区块链,我突然意识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这个号称去中心化的技术,其实比我们想象中更"透明"。每一笔交易都像被放在玻璃橱窗里展示,谁都能看得一清二楚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帮朋友追查一笔被盗的USDC的经历——靠着区块链分析工具,我们居然真的找到了资金流向。这种透明性既是优势,也带来了巨大的隐私隐患。为什么区块链需要隐私保护?记得第一次使用以太坊钱包时的困惑吗?那个长长的地址看起来像天书,... ...[详细]
  • 揭秘币安合约套利密码:小市值币种竟是庄家提款机?

    揭秘币安合约套利密码:小市值币种竟是庄家提款机? 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那些没上现货直接开合约的小币种,简直就是庄家的游乐场。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我的实战心得。第一种:大市值高开低走的陷阱记得ETHW刚上线那会儿吗?开盘直接从3美元往下砸,简直是自由落体运动。这种市值过亿的币种,庄家早就囤够了筹码,就等着收割韭菜呢。我当时在旁边看戏,直到它跌到0.8美元附近才开始分批建仓。这里有个血泪教训:千万别急着抄底!要等到... ...[详细]
  • 解密比特币铭文:10个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

    解密比特币铭文:10个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 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听说比特币也能玩NFT的时候,简直惊掉了下巴。这不像是比特币这种"老古董"会干的事,但现实就是这么魔幻。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这个有趣的话题,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。1. 铭文交易也有"倒霉"的时候想象一下,你兴致勃勃地准备把自己的数字艺术品刻在比特币上,结果发现系统罢工了?这就是Knots客户端出块时的尴尬。不过别太担心,目前Knots的节点数只有可怜的100来个,相比Core客户端的... ...[详细]
  • 英国议会为何对数字英镑忧心忡忡?专家深度解读背后的隐忧

    英国议会为何对数字英镑忧心忡忡?专家深度解读背后的隐忧 最近英国议会财政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在金融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。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数字货币发展的研究者,我不得不说这份报告确实戳中了当前数字货币发展的痛点。英国议员们对即将推出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(CBDC)可谓是忧心忡忡,他们甚至直接给英格兰银行和财政部泼了盆冷水——别急着推进!银行挤兑风险:数字英镑的"蝴蝶效应"说实话,议员们的担忧不无道理。设想一下,如果将来数字英镑真的推行,在市场动荡时,银行存款可... ...[详细]
  • 从Solidity到Starknet:一位开发者的实战手记

    从Solidity到Starknet:一位开发者的实战手记 作为一名在以太坊生态摸爬滚打多年的开发者,最近我彻底迷上了Starknet这个新天地。不得不说,从熟悉的Solidity切换到Cairo语言,就像从悠闲的自行车换成了高速赛车——既刺激又充满挑战。为什么Starknet如此特别?记得去年参加Starknet Basecamp的经历让我大开眼界。这个基于ZK-Rollup技术的二层网络,与我们熟悉的Optimistic Rollup解决方案截然不同。... ...[详细]
  • OMNI LINK:BRC20生态的数据桥梁正在崛起

    OMNI LINK:BRC20生态的数据桥梁正在崛起 说真的,最近我在研究BRC20生态时发现个有趣的现象——这条新兴公链上几乎所有DeFi项目都在为数据来源发愁。就像当年我刚入行时看到传统金融需要彭博终端一样,现在的区块链世界正迫切需要值得信赖的"数据搬运工"。而OMNI LINK的出现,让我眼前一亮。这不是普通的预言机记得上周和几个开发者朋友聊天时,他们抱怨说:"现在BRC20上的项目要么得自己爬数据,要么就得依赖不靠谱的第三方。"这时我才真正理... ...[详细]
  • 重磅!招行打破传统金融边界 香港加密交易市场迎来国家队

    重磅!招行打破传统金融边界 香港加密交易市场迎来国家队 谁能想到,银行业巨头招行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?就在上周,招行在香港的子公司招银国际证券突然宣布上线加密货币交易服务,这个消息在金融圈炸开了锅。银行业巨头的"破冰"之举说实话,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条消息时,下意识揉了揉眼睛。要知道在我们的印象中,传统银行对加密货币向来是避之不及的态度。但招行这次不仅做了,还做得相当漂亮。我仔细研究了他们的公告,发现招银国际这次拿到了香港证监会颁发的虚拟资产服务商牌照。... ...[详细]
  • 深度剖析Dova Protocol:打通比特币与DeFi的任督二脉

    深度剖析Dova Protocol:打通比特币与DeFi的任督二脉 记得2021年那个疯狂的牛市吗?当比特币完成Taproot升级时,可能很多人没意识到,这个看似技术性的更新正在悄悄改变游戏规则。作为一个在加密货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可以负责任地说,这次升级为BRC20资产奠定了关键的技术基础。比特币生态的新机遇最近BRC20又火起来了,ORDI市值冲到4.8亿美元,SATS也超过2.9亿美元。但说实话,这些数字背后藏着个大问题:流动性不足。就像我去年在迪拜参... ...[详细]